冷却结晶是在冷却室进行的,室温0-4℃,油于70℃左右送人外涂保温层的冷却罐中,冷却时间72hr,冷却罐终油温为 6 -10℃。降温速度开始 24 hr内,平均为2℃/h;以后24hr为0.5℃/h,后24hr总降温度约 1-2℃。布袋过滤在过滤室内进行,室温保持15-18℃,过滤时间为10-12hr,布袋可用涤卡、维棉或棉布做,过滤速度是涤卡>维棉>棉布,脱蜡效果相当好。过滤油在做0℃ 冷冻试验时,2hr以上都透明、清亮,脱蜡油中含蜡量在几十 mg/Kg 以下。过滤介质经受冷冻试验的强度顺序是,棉布>维棉>涤卡。
 
油脂精炼意义
  1.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
  2.改善油脂风味
  3.改善油脂色泽
 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
  二、毛油组成成分
 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,即油脂,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。这些杂质虽然量小,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“功不可没”。
  悬浮杂质:泥沙、料胚粉末、饼渣
  水分
  胶溶性杂质:磷脂、蛋白质、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
  脂溶性杂质:游离脂肪酸(FFA)、甾醇、生育酚、色素,脂肪醇,蜡
  其它杂质:毒素、农药
脱 胶
 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,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。油脂在碱炼过程中,会促使乳化,增加操作困难,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,并使皂脚质量降低;在脱色过程中,增大吸附剂耗用量,降低脱色效果。
 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。
 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,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。
 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,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,使胶体杂质吸水、凝聚后与油脂分离。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。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,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,当水分增多时,它便吸收水分,体积增大,胶体粒子相互吸引,形成较大的胶团,由于比重的差异,从油中可分离出来。
 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
  水量
  操作温度
  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
  电解质
  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
  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,促使胶体质点凝聚。
 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。
  磷酸、柠檬酸螯合、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,有利于精炼油气、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。
  使胶粒絮凝紧密,降低絮团含油,加速沉降。
棕榈油二次精炼工艺
  棕榈油取自棕榈果肉,属植物脂类,脂肪酸组成饱和酸占40-50%,其中80%是棕榈酸,不饱和酸中以油酸为主,其次是亚油酸,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,带有较深的棕黄色素。
  棕榈油二次精炼的工艺如下:
  棕榈油——酸化——吸附脱色——过滤
  ——析气——蒸馏脱臭——过滤——精炼
  成品棕榈油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