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制前需确保所有依据合法、有效且与项目匹配,避免因依据错误导致控制价偏差。主要依据包括:
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
国家 / 地方计价规范:如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(GB 50500-2013)、各省市发布的 “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”(如《江苏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);
税费政策:增值税税率(如建筑服务 9%)、附加税费(城建税、教育费附加等)计算标准;
规费标准:社保费、住房公积金、工程定额测定费等,需按项目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 “规费计取标准” 执行(如某省规定社保费费率为工程人工费的 26%)。
项目技术文件
经审核的设计文件:包括施工图纸、设计说明、工程量清单(若招标人提供)、地质勘察报告(影响土方、基础工程计价);
招标文件:明确的项目范围(如是否包含二次装修、室外管网)、工期要求(赶工费是否计取)、质量标准(如是否需采用更高标准的材料)、甲供材 / 甲控材清单(需扣除甲供材费用,避免重复计价)。
计价定额与价格信息
消耗量定额:采用项目所在地或行业的现行定额(如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》GB 50854-2013 对应的定额子目),确定人工、材料、机械的消耗量标准;
价格信息:优先采用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 “工程造价信息”(如某月某品牌水泥单价、人工日工资标准),信息中未包含的材料(如特殊装饰材料),需参考市场询价(至少 3 家供应商报价的平均值);
机械台班单价:按定额配套的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计算,或参考市场租赁价调整。
其他辅助文件
项目立项批复、可行性研究报告(明确投资总额上限,控制价不得超此金额);
现场踏勘记录(如场地平整难度、是否需要临时排水,影响措施项目费计算);
类似项目造价资料(用于对比分析,验证控制价合理性)。